V-1 木內酒造持續200年的挑戰

木內酒造的起源

1823年(文政6年)
常陸國那珂郡鴻巢村(即現在的茨城縣那珂市鴻巢)的「莊屋」(江戶時代的村長)木內儀兵衛創建了木內酒造。 當時,木內家族每年以村長的身份向水戶藩主進貢大米,剩餘的大米便被釀成酒進行販賣,這就是木內酒造的起源。

插圖(上)
緬懷幕末志士的酒
江戶時代末期,一個追求新時代的改革思想與捍衛傳統的保守思想交錯混沌的時代。 在水戶藩,提倡以自天照大神以來的史實爲基礎思考日本未來的新思想被稱之爲水戶學派, 這便成為西鄉隆盛和吉田松陰等推動該時代發展的偉人們的思想根源。 而水戶學派的中心人物即是木內家族的親戚藤田東湖。 透過藤田東湖的介紹,木內儀兵衛與許多水戶學派的學者和進步人士進行了交流。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秋天,藤田東湖看見了庭院裡盛開的菊花,眼裡映出了日本的繁榮昌盛,便將木內酒造的酒命名為“菊盛”。

插圖(下)
東湖喜愛的《飲中八仙歌》
為了讚賞儀兵衛創建釀酒廠的英明之舉,喜愛飲酒的東湖在木內家廳堂的拉門上揮筆題下了唐代詩人杜甫的《飲中八仙歌》。 詩中幽默風趣地描寫了八位酒仙開懷暢飲的熱鬧場面。 後來東湖的親筆題字在火災中燒毀。這張照片是東湖的侄子丹誠臨摹的複製品。

1922年(大正11年)
鴻巢酒窖竣工
即現在的鴻巢本店的酒窖竣工。當時的家主富七為今日的木內酒造奠定了基礎。

1945年(昭和20年代)
即使在戰後的動盪時期,木內酒造仍然堅守品質至上的理念。
在戰後物資匱乏的時代,街頭充斥著低成本的廉價劣質酒,但木內酒造依然堅守品質,始終使用貨真價實的純米釀酒。

貓頭鷹啤酒衝向世界舞台

1996年(平成8年)
木內酒造開始生產啤酒。帶有大家熟悉的貓頭鷹標誌的“常陸野貓頭鷹啤酒”橫空出世。
隨著管制政策的放寬,大手廠家以外的小公司也開始被允許生產啤酒,木內酒造抓住時機,挑戰從零開始生產啤酒。 為了降低投資,木內酒造直接從國外訂購設備,僅派四名員工一邊鑽研英文手冊一邊搭建啤酒生產線。

1997年(平成9年)
榮獲國際啤酒大賽金獎
啤酒誕生僅僅一年,常陸野貓頭鷹棕土淡色啤酒就在國際啤酒大賽中獲得金獎第一名。 之後在多場比賽中斬獲眾多獎項,Nest這個名字開始享譽全球。

1999年(平成11年)
開始向國外出口常陸野貓頭鷹啤酒
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國外用戶需求,木內酒造開始向國外出口啤酒。 為了達到能夠與國外客戶密切溝通,木內酒造不通過日本的貿易公司,而是將產品直接銷售給客戶。
目前,貓頭鷹啤酒已出口到全球40多個國家。(截至 2023 年)

2007年(平成19年)
復活傳說中的啤酒大麥品種“金子黃金”
一直以來,日本啤酒生產用的麥芽幾乎都是進口的。 為了達成創造出日本獨家精釀啤酒這一長期以來的願望,木內酒造與當地農民展開合作, 成功地複活了20世紀50年代之後便已停產的日本傳統品種啤酒大麥“金子黃金”, 從此實現了使用茨城產大麥和國產啤酒花生產啤酒的願望。

向日本威士忌發起挑戰

2016年(平成28年)
木內酒造開始向威士忌市場進軍
作为使用当地原料酿酒的新一轮挑战,木内酒造利用啤酒生产基地额田酿酒厂的一部分场地开始酿造威士忌。 其目的还在于,能有效利用采购的啤酒大麦中一部分不符合啤酒酿造标准的大麦。

2020年(令和2年)
開設八鄉釀酒廠
隨著威士忌生產步入正軌,木內酒造在茨城縣石岡市八鄉地區重新開設了一家釀酒廠。 該釀酒廠是將原為社區活動中心的建築物經過大規模改建而成。

2022年(令和4年)
首款日之丸 The 1st Edition調和式日本威士忌誕生
木內酒造的首款威士忌「日之丸 The 1st Edition調和式日本威士忌」開始上市。

2023年(令和5年)
在石岡酒窖開設麥芽加工廠
木內酒造在八鄉釀酒廠附近的石岡市內開設了一家麥芽加工廠,從此能夠自行加工當地生產的穀物原料。

生於常陸野,成長於常陸野,展翅離開常陸野